• 40004-91360
  • 智慧协同 未来病理
搜索
发新帖
查看: 1272|回复: 0

细胞实验 | 细胞污染还是药物析出?-MedChemExpress

[复制链接]

203

主题

203

帖子

2022

积分

出类拔萃

Rank: 6Rank: 6

积分
2022
 楼主| 发表于 2023-4-7 16: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查看更多优秀资源帖,与同道便捷交流讨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细胞培养 (Cell culture) 也叫细胞克隆技术,是指在体外模拟体内环境,使之生存、生长、繁殖并维持主要结构和功能的一种方法。细胞培养是细胞和分子生物学中使用的关键工具,可以对细胞的生理学和生物化学进行建模,是生命科学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手段。

  图 1. 人输卵管组织原代细胞培养[1]


  关于细胞污染

  要想拥有一株健康的细胞,主打 8 个字 “悉心照料,小心呵护”;它就是你实验生涯中的 “爱宝”。尽管爱护备至,抛开丝滑的无菌操作技术,污染的因素还是防不胜防:细胞复苏过程的水浴,细胞培养箱层,水盘,培养箱柜门,包括各种实验仪器的盖子周围,这些都可能会为污染带来风险。如下图,不知受何因素污染的细胞和正常的细胞形态和状态有着鲜明的对比。细胞污染的种类一般可分成细菌、真菌,支原体污染等。

图 2. 正常细胞与污染的细胞[2

细菌污染


细菌污染是细胞培养中最常见的污染,常见的有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分歧杆菌以及葡萄球菌污染等。它们的污染肉眼可见:细胞培养基还会随着细菌负荷的增加,变得浑浊,含有 pH 值指示物 (如中性或酚红) 的培养液会因细菌污染而酸化 (即变得更黄)。大多细菌在显微镜下观察呈现杆状和颗粒状形态,并且可以移动,光学显微镜下也可以观察到,例如下图细胞培养中分枝杆菌污染导致漂浮的团块。


图 3. 分歧杆菌污染的细胞[3]


真菌污染 真菌污染,比如霉菌污染和酵母菌污染等。一般受真菌污染的细胞,培养液是清亮的,但会出现絮状杂质,显微镜下观察道细丝状结构,可看到明显的菌丝,酵母可能表现为非常小的圆形细胞(单链或短链),还可能出现出芽。污染不严重的情况下细胞仍可生长,但受污染细胞的活力状态明显变差。
图 4. 酵母,青霉素等在光学显微镜下的外观[3]



  
  MCE 小贴士:
用于细胞培养的器皿和培养液都需要严格无菌。若实验过程中所需的药物不建议被高温高压和辐照杀菌, 建议使用 0.22 μm 的滤膜过滤除菌,可有效避免真菌和细菌污染。
针对细菌污染,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链霉素双抗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或者卡那霉素等抗生素进行处理,可有效抑制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生长,从而有效控制细胞污染。预防霉菌污染可在培养基里加两性霉素制霉菌素D
但无论是哪种污染, 一旦发生,很难完全去除细胞中的微生物污染,预防永远大于善后!

  支原体污染

  支原体污染可以改变细胞的特性,影响实验结果,导致实验结论不可靠。支原体是最小的独立生存生物,不能用可见光显微镜进行肉眼检查,因此可以在细胞培养物中长时间不被发现。它会诱导细胞参数的改变 (例如,染色体畸变,代谢和细胞生长的变化),导致不可靠的实验结果 (如下图红外显微镜下,DBTRG 细胞被支原体感染24小时候的形态变化)。


图 5. 细胞系中支原体污染后细胞形态的变化[4]

[color=rgba( 0 , 0 , 0 , 0.9 )]

[color=rgba( 0 , 0 , 0 , 0.9 )]支原体的污染可以通过专项检测,例如 PCR 或 DNA 荧光染色来检测这类污染。
  

图 6. 细胞系中支原体状态的 PCR 分析[5]  

  MCE 小贴士:
支原体污染细胞后,由于支原体体积很小,无法通过过滤的办法去除。如果不是极其难得的细胞,建议还是扔了吧。如果还想救一救,需要注意的是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因此对作用于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是不敏感的。四环素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支原体有很好的抑制活性。
支原体清除试剂 BM-Cyclin 有效抑制和清除在细胞培养中广泛存在的支原体污染,包括口腔支原体 Mycoplasma orale、精氨酸支原体 Mycoplasma arginini、猪鼻支原体 Mycoplasma hyorhinis 等,从而挽救受到污染的珍贵细胞。
介绍完细胞培养常见污染种类之后,大家是不是有了一个初步概念了呢?但是,还有一种情况,从 “照骗” 来看, 妥妥的药物析出。

  药物结晶析出

[color=rgba( 0 , 0 , 0 , 0.9 )]

[color=rgba( 0 , 0 , 0 , 0.9 )]由于很多小分子水溶性不好,常用有机溶剂,如 DMSO 配制母液,再稀释到培养基孵育细胞。稀释的过程中由于产品溶解性、温度、浓度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药物析出,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会呈现出针状,雪花状或者点状结晶。有些童鞋就一不小心误认为是真菌菌丝了。

图 7. 小分子药物在培养基中结晶析出   


MCE 小贴士:
为避免药物析出,稀释前,可将母液和培养基 37℃ 预热,避免温度低造成严重析出。若稀释过程中出现化合物析出的情况, 可采用超声加热的方法使其复溶。
  现在大家是不是能很好的区分药物析出和细胞污染及其种类了呢?以后遇到镜下观察有 “污染”,不要直接 “弃疗”,先判断一下是否为药物析出,兴许还有救~




MCE 的所有产品仅用作科学研究或药证申报,我们不为任何个人用途提供产品和服务


参考文献
[1] Fotheringham S, Levanon K, Drapkin R. Ex vivo culture of primary human fallopian tube epithelial cells. J Vis Exp. 2011 May 9;(51):2728.

[2] Selcen Çelik-Uzuner, Uğur Uzuner. An Extensive Method for Maintenance of Sterility in Mammalian Cell Culture Laboratory Routine. Challenges 2017, 8(2), 26  

[3] Raymond W Nims, Paul J Price. et al. Best practices for detecting and mitigating the risk of cell culture contaminants . 2017 Dec;53(10):872-879.   

[4] Katia Wehbe , Marzia Vezzalini, Gianfelice Cinque. Detection of mycoplasma in contaminated mammalian cell culture using FTIR microspectroscopy. Anal Bioanal Chem. 2018 May;410(12):3003-3016.   

[5] Cord C Uphoff , Hans G Drexler. Detecting Mycoplasma contamination in cell cultures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Methods Mol Med. 2004;88:319-26.









本论坛为非盈利学术交流平台,资料均由网友上传,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处理;所有讨论内容仅供公益交流,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投诉邮箱:tougao@91360.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新帖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