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陆查看更多优秀资源帖,与同道便捷交流讨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作者:于世荣,普雄明,康晓静(新疆医科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
病例介绍
例1男,51岁,因臀部皮肤变黑2年就诊;例2男,29岁,因躯干左侧出现褐色斑块5年就诊。2例均为维吾尔族,无明显自觉症状,在外院多次就诊并活检,未明确诊断。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既往体健、否认蚊虫叮咬史及服药史,家中均无类似患者。皮损特征:例1表现为两侧腰臀部、骶尾部3处面积分别为15cm×10cm、30cm×10cm、5cm×5cm的紫红、暗褐色斑块,表面轻度萎缩,有浸润感(图1A)。
例2表现为左腰部10cm×10cm范围内大小不规则褐色、紫红色斑块,边界不清,触诊质地偏韧(图1B)。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大致正常,真皮胶原纤维束间可见不规则分支状增生的薄壁小静脉呈浸润性生长,内皮细胞无异型性,血管外围可见梭形的血管周细胞,胶原间隙可见散在血管内皮细胞;部分管腔明显,部分闭塞(图2A),无明显红细胞外溢,未见明显单核细胞及肥大细胞浸润,内皮细胞无明显异形性,部分略有肿胀,未见含铁血黄素细胞(图2B)。免疫组化示内皮细胞CD34抗体阳性,胞质及胞膜着棕色;CD31抗体阳性,胞膜着棕色;管周细胞平滑肌肌动蛋白(SMA)抗体阳性,胞质着棕色;人类疱疹病毒8型(HHV-8)抗体阴性。
图1患者临床表现:
1A:患者1腰臀部两侧、骶尾部紫红、暗褐色斑块,局部表面轻度萎缩;
1B:患者2左腰部不规则褐色、紫红色斑块,边界不清。
图2组织病理表现:
2A: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可见不规则分支状血管浸润,部分管腔明显,部分管腔闭塞(HE×100);
2B:无明显红细胞外溢,内皮细胞无异形性,未见含铁血黄素细胞(HE×200)。
病理诊断
微静脉血管瘤(micro-venularhemangioma,MVH)。
讨论
MVH是一种获得性良性血管肿瘤[1],临床罕见,病因不明。既往报道该病临床上好发于四肢,多表现为孤立性紫色或红色结节,或呈小斑块状病变,直径0.3~3.0cm。一般无自觉症状。李彬等[2]报道1例患者伴有疼痛,肿瘤生长缓慢,有自愈可能。徐秀莲等[3]以“发疹性微静脉血管瘤”报道6例多发性皮损MVH患者,其中1例皮损多达数百个,病程长达20年。MVH为一种良性的血管性肿瘤,皮损可孤立或泛发,全身系统检查无异常。MVH应与色素沉着型蕈样肉芽肿、结节性痒疹、假性Kaposi肉瘤、靶样含铁血黄素沉积性血管瘤、丛状血管瘤等鉴别。既往文献报道病例皮损表现主要为位于躯干和四肢,为紫红色至褐色的斑片、丘疹或结节,直径1~20mm,皮损数目多。鉴于我们报道的2例患者皮损均表现为较局限的不规则形多发斑块的临床特征,建议命名为“局限性斑块型微静脉血管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