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004-91360
  • 智慧协同 未来病理
搜索
发新帖
查看: 4419|回复: 0

[每日读片] 【1.28病例读片】颌下腺NUT癌

[复制链接]

2859

主题

3745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572
 楼主| 发表于 2022-1-28 09:3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查看更多优秀资源帖,与同道便捷交流讨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年龄:49
性别:女
一般病史:
临床表现为快速增大的、质硬、无活动和有疼痛的肿块2-4个月,位于右下颌,大小约4.2cm。无体重减轻、盗汗、发热、耳痛、声音沙哑、吞咽痛、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患者有高脂血症、高血压、哮喘、胃食管反流伴贲门疝和病态发胖。临床检查除了颈部可触及肿块外无其他异常。右侧颈部淋巴结II度肿大,表面皮肤无红斑。
CT检查显示颈部有一个肿块,大小42*34*35mm,与右侧颌下腺无法分离。右侧可见一个明显的淋巴结,IIA度肿大。遂行超声指导下细针吸取检查,考虑小细胞癌等后行右侧颌下腺伴右颈部淋巴结切除术。
巨检:切除的颌下腺被灰褐色、质硬、不规则结节性肿块累及,大小5.3*4.0*3.4cm,边界呈推挤性,有坏死。
免疫组化结果:AE/AE3局灶+、CK7局灶+、CD5/6局灶+、p63弥漫+、NUT弥漫+、p40散在+、Syn斑片+、CgA局灶+、而desmin、S100、SOX10、CD99、GATA3、AR、CD45表达阴性,INI-1和BRG1核表达。Ki67约70%。EBER-1 原位杂交阴性。
FISH检测结果:BRD4-NUTM1融合
01.png
02.png
03.png
04.png
05.png
06.png
07.png
08.png
09.png
10.png
11 CK.png
12 NUT.png
13 BRD4-NUTM1  FISH.png
病理诊断:颌下腺NUT癌
讨论:NUT癌是一种罕见的具有侵袭性临床行为的肿瘤。虽然细胞来源不清,但认为NUT癌可能来自于原始神经残余来源的细胞。胸腔是原发性NUT癌最常发生的部位(~50%),其次为头颈部(~40%)。但该肿瘤可罕见发生于中线以外的部位如膀胱、眼球、涎腺、大脑、肾脏等部位。发生于涎腺特别是颌下腺的非常罕见,发生于涎腺的NUT癌几乎发生于男孩,最常为腮腺、其次为舌下腺和颌下腺。
  颌下腺NUT癌少见,目前仅有4例报道,男女发病率相当,中位年龄26岁,但有2例发生于儿童。所有肿瘤表现为快速生长的无痛性肿块,平均大小3.7cm。所有4例均有局部淋巴结转移,其中2例有远处转移。
  NUT癌的细胞学特征通常细胞丰富,肿瘤或者排列成群或单个细胞。肿瘤细胞圆形、卵圆形或梭形,小到中等大小,胞质中等到少,核圆形到卵圆形。形态学上,肿瘤有差分化或未分化表现,呈巢状或片状分布,广泛浸润,无原位癌成分。肿瘤核分裂象高,常有融合性坏死。虽然具有侵袭性组织学特征,但其诊断的一个线索是细胞核非常一致。突然角化(即未分化细胞紧邻高分化鳞状细胞)虽然具有特征性,但仅见于1/3病例。肿瘤背景的间质从水肿、轻度黏液样到纤维性,但也能表现为不同数量的促纤维间质。
  颌下腺NUT癌显示所有病例表达p63,不同程度局灶或斑片状神经内分泌标记表达,CD56表达阴性。其他阴性表达的标记有SMA、desmin、CD34、AR、CD45、HMB45、SOX10、GFAP、GATA3、NB84。所有病例EBER ISH阴性,显示INI-1和BRG1核表达。所有肿瘤表达NUT核阳性。FISH检测显示BRD4-NUTM1融合。
  需要鉴别的肿瘤有差分化鳞状细胞癌、小细胞癌、淋巴上皮癌、黏液表皮样癌、肌上皮癌、造釉细胞瘤样亚型Ewing肉瘤、腺泡状横纹肌肉瘤、淋巴瘤、黑色素瘤、胸腺癌、SMARCB1/INI-1或SMARCA4/BRG1缺陷性癌、未分化上皮样/圆形细胞恶性肿瘤。
  NUT癌的明确诊断需要NUTM1基因重排,可以采用NUT特异性单克隆抗体(C52)免疫组化证实,该抗体对诊断NUT癌相对敏感(87%),但高度特异(100%),NUTM1弥漫性(<50%)和强核阳性倍被认为足以考虑MUTM1重排。


本论坛为非盈利学术交流平台,资料均由网友上传,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处理;所有讨论内容仅供公益交流,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投诉邮箱:tougao@91360.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新帖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