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004-91360
  • 智慧协同 未来病理
搜索
发新帖
查看: 5031|回复: 0

[分享学习] 胃小细胞癌的诊断与治疗

[复制链接]

432

主题

3130

帖子

959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598

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7-9-11 19:20: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查看更多优秀资源帖,与同道便捷交流讨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投稿作者:张小伟,黄必飞,陈艳(东阳市人民医院病理科)

——本文系作者投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患者,男,78岁。半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饥饿时上腹部不适,无恶心、呕吐,无返酸、嗳气,无黑便等。患者一直未予重视,未予检查治疗。近来患者自觉乏力,故来我院查胃镜示:胃体溃疡型癌。病理未报告。为求进一步诊治,门诊拟“胃癌”收住入院。患者有高血压病4~5年,规则服“利血平”,血压控制可,今已嘱停药。查体:腹平坦,腹软,上腹剑突下有轻压痛,余腹无压痛,无反跳痛,未及明显包块,肝、脾肋下未及。辅助检查:我院胃镜示:胃体溃疡型癌(图1)。我院查肺平扫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两肺多发肺大泡形成伴右下肺感染性病变,胃癌。我院查肝胆胰脾、双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示:右肝钙化灶;胆囊息肉;右肾囊肿;前列腺炎伴钙化灶形成。我院胃CT;后腹膜CT;盆腔CT示:胃体部胃壁明显增厚,增强后可见强化,累及贲门(图2)。初步诊断:1、胃体癌?2、中度贫血,3、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伴感染,4、胆囊息肉,5、前列腺炎。鉴别诊断:根据病史、体检及胃镜检查,患者临床诊断基本明确,但仍需与以下疾病作鉴别:1、胃溃疡:一般均有进食后上腹疼痛病史,胃镜与病理可作鉴别;2、胃间质瘤:大多早期无自觉症状,胃镜检查一般粘膜较完整,肿瘤巨大时也可出现溃疡,胃镜及病理可作鉴别。确诊有待术后病理明确。诊疗计划:入院后进一步给予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输血前安全检查、等实验室检查以及胸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胃周等腹部CT等检查,限期行剖腹探查:胃癌根治术。

  术后病理报告:胃贲门、胃体小弯后壁溃疡型小细胞癌,瘤体9.2*7.3*1.5cm,浸润至浆膜外纤维脂肪组织;淋巴结5/29只见癌转移(贲门左0/1,贲门右0/10,小弯4/9,大弯1/4,幽门下0/5);上、下切缘阴性。IHC:CK+,TTF1-,CK20+,CK5/6-,P40-,LCA-,CD56+,SYN+,CGA+,EMA-,Ki-67+约70%。病理分期:PT4N2M0,III期(图3~6)。

  患者术后顺铂和依托泊苷方案联合化疗四个周期,随访15个月患者死亡。





  图1 胃镜示:胃体粘膜中下部小弯侧、后壁胃角到胃底部可见10*15cm不规则溃疡,溃疡向四周浸润,周边粘膜隆起,呈结节样改变,质脆硬。

  图2 胃CT示:胃体部胃壁明显增厚,增强后可见强化,累及贲门。

  图3 病理组织高倍镜下见肿瘤细胞呈圆形、卵圆形或梭形的核,胞浆少,核染色质呈细颗粒状,核仁缺乏或不明显(HE 40×10倍)。

  图4 免疫组化肿瘤细胞SYN胞浆阳性(Envision 20×10倍)。

  图5 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GA胞浆阳性(Envision 20×10倍)。

  图6 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D56胞膜阳性(Envision 20×10倍)。

  讨论
  胃癌以腺癌最为常见,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发病率低,以类癌较多见,小细胞癌极为少见,占全部胃癌比例不足1%。胃小细胞癌是一种形态、组织化学和临床特征均与肺小细胞癌相似的恶性肿瘤,胃上皮内有多种神经内分泌细胞,但胃本身发生的小细胞癌极为少见。国内外文献以个案报道为主,少见单中心大综病例报道。

  本病临床症状及体征与腺癌无明显差别,有一半患者就诊时以胃肠道消化不良、厌食、恶心、呕吐为主诉,出现体重下降、出血、胃的流入或流出道梗阻等症状,提示肿瘤已经扩散。通常发生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通常发生于胃窦或胃小弯,较少见于胃体部。刘昊等[1]回顾性分析17例胃小细胞癌,发现其中男16例,女1例,年龄为40~66岁,平均年龄64.5岁,肿瘤位于贲门13例,胃底3例,胃体1例。

  本病临床上与其它恶性肿瘤鉴别困难,影像学、临床症状及体征无特异性,术前、术中常不易确诊[2]。病理检查:小细胞癌组织学结构包括巢、小梁、周围栅栏状和菊形团形成,常可见无内分泌形态特点的片状生长方式,肿瘤细胞通常小于三倍成熟淋巴细胞,具有圆形、卵圆形或梭形的核,胞浆少。核染色质呈细颗粒状,核仁缺乏或不明显,胞界不清,核分裂象常见,可见坏死[3]。免疫组化神经内分泌标记物:CD56、嗜铬颗粒蛋白A(CGA)、突触素(SYN)均阳性。病理组织学需与以下恶性肿瘤鉴别:1)肺小细胞癌转移,胃小细胞癌与肺小细胞癌转移组织形态类似,但肺小细胞癌免疫组化可表达TTF1且有肺小细胞癌病史。2)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缺乏小细胞癌特征性核的特点,具有粗或泡状染色质,核仁明显,胞浆丰富,免疫组化CK5/6及P40强阳性。3)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瘤细胞巢周边部核呈明显的栅栏状,免疫组化CK5/6及P40强阳性。4)恶性淋巴瘤,细胞弥漫,缺乏细胞巢,免疫组化LCA阳性,CK阴性。5)神经内分泌肿瘤G1/G2,缺乏小细胞癌核的特点(核染色质细、核仁缺乏或不清楚),胞浆丰富,核分裂象少且无坏死或仅有灶性坏死。

  本病早期即可发生广泛转移,可以直接扩张生长、转移或经腹膜扩散,肿瘤可直接扩张生长至邻近器官,浆膜浸润、淋巴管血管浸润及淋巴转移率较高[4]。外科手术切除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淋巴结清扫的重要价值在于检测及清除转移病灶,并且对肿瘤进行准确的分期,术后辅助放化疗综合治疗。本病预后极差,患者通常一年内死亡,未经治疗的患者预后最差,生存期往往仅数月,外科手术加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可一定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期[5]。Aoyagi等[6]报道了一例69岁胃小细胞癌患者,经过胃根治性手术后,发生肺转移,但经过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后患者长期生存,术后肺转移47个月,术后总生存74个月。Huang等[7]研究19例胃原发性小细胞癌患者发现中位总生存时间19.5个月,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7.3%、44.2%、22.1%,其中接受术后化疗的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48.5个月与术后未化疗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19个月相比统计学意义。

  本病例患者术后病理分期PT4N2M0,临床分期III期,属肿瘤晚期,患者年龄偏大,顺铂和依托泊苷方案联合化疗四个周期,生存期仅15个月,效果欠佳,主要与瘤体达9.2cm且分布于贲门、胃体小弯侧,浸润面积大、浸润深达浆膜外及淋巴结转移数目多有关,因此胃小细胞癌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应尽早诊断、尽早手术及放化疗。
IMG_6577.JPG
IMG_6578.JPG
IMG_6579.JPG
本论坛为非盈利学术交流平台,资料均由网友上传,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处理;所有讨论内容仅供公益交流,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投诉邮箱:tougao@91360.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新帖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