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查看更多优秀资源帖,与同道便捷交流讨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来源:陕西肾病联盟
临床和病理特征
腺病毒感染肾脏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骨髓和干细胞移植受者更多见。肾移植很少(<1%)发生腺病毒感染,发病一般在移植后3月内。自体肾感染偶见,多为5岁以下的儿童。患者常表现为发热、急性肾衰竭、肉眼血尿和腹泻,肾脏移植患者可有移植肾压痛。局限于移植肾的腺病毒感染,减少免疫抑制剂(剂量或种类)即可获得较好的反应;但一些严重的病例可能需要联合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和抗病毒治疗。腺病毒也可感染膀胱、肺、肝脏和胃肠道。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播散性腺病毒感染常常是致命(>60%)的。
光镜:病毒感染的细胞,其病理变化为细胞核增大伴核内散在嗜碱性包涵体。远端肾小管受累较近端肾小管更常见。偶见肾小球(鲍曼氏囊)脏层和壁层上皮细胞感染。可见急性肾小管损伤的相关表现,常有明显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和结构损毁;伴急性间质性肾炎,多见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浆细胞和(数量不确定的)中性粒细胞浸润,以及间质水肿和出血。肾小管毁损可能与坏死性间质肉芽肿有关。严重的肉芽肿性小管间质性肾炎似乎是腺病毒感染的特征性表现,这在其他病毒感染中相当罕见。肾实质可见灶状楔形坏死。感染细胞进行腺病毒免疫染色,可见细胞质和细胞核强阳性;
免疫荧光(常规):无特异性;
电镜:感染的上皮细胞胞质和细胞核内可见病毒颗粒,这种颗粒无包膜、呈六边形、直径70~110nm,聚集成晶体状排列;
病因/发病机制:腺病毒是一种无包膜、双链DNA病毒,可潜伏于自体或移植组织,因环境因素激活而感染肾脏造成损伤;
鉴别诊断: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以肾间质T细胞浸润为主,无肾小管上皮细胞病毒感染后的病理变化。血管性排斥反应伴内皮细胞炎可诊断为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即使存在腺病毒感染(腺病毒免疫染色阳性)。多瘤病毒与腺病毒感染相关的病理变化有部分重叠;多瘤病毒肾病常见较多的浆细胞—浸润细胞较为丰富和多样,但无肾间质出血和感染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核SV40染色强阳性;多瘤病毒肾病罕见肉芽肿性间质性肾炎。汉坦病毒感染,肾间质以单核细胞浸润为主,伴间质出血、相关感染细胞病理变化,无腺病毒免疫染色阳性。结核感染,可见多灶状坏死性肉芽肿间质性肾炎、抗酸杆菌染色阳性。急性肾盂肾炎明显的特征是,以中性粒细胞肾间质浸润为主,伴中性粒细胞管型,无病毒感染细胞的病理变化。药物诱导引起的急性间质性肾炎,是一种超敏反应,肾间质嗜酸粒细胞更多见,而无病毒感染细胞的病理变化,腺病毒免疫染色阴性;
诊断要点: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见病毒感染的病理变化,肾小球上皮细胞感染少见感染细胞的胞质与细胞核,腺病毒免疫染色阳性多形性(多种细胞)肾间质浸润,常伴肾间质出血,偶见坏死性肉芽肿。
Figure1. 腺病毒肾炎,多灶状小管中心性坏死性肉芽肿、中性粒细胞浸润(HE) Figure2. 腺病毒肾炎,肾小管上皮细胞核(着色不均匀)增大(箭头)、核内包涵体(HE) Figure3. 腺病毒肾炎,感染腺病毒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其细胞核和胞质染色阳性(腺病毒免疫染色) Figure4. 腺病毒肾炎,肾小管上皮细胞被感染,细胞核内可见无包膜的、六边形病毒颗粒,聚集成晶体状排列(电镜) 参考文献:AJKD Vol 71 | Iss 1 | January 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