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004-91360
  • 智慧协同 未来病理
搜索
发新帖
查看: 5281|回复: 1

[分享学习] 注意甲状腺肿瘤病理诊断中的问题

[复制链接]

432

主题

3130

帖子

959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596

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6-11-7 13:57: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查看更多优秀资源帖,与同道便捷交流讨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来源:《中华病理学杂志》
作者:陈杰(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

本文经《中华病理学杂志》授权发布,其他媒体转载或引用须经《中华病理学杂志》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腺癌的发病率近年来呈升高趋势,尤其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病率明显升高,成为我国术中冷冻切片诊断中的主要疾病之一,这给一线诊断的病理医师带来很大的挑战。因此,正确认识甲状腺肿瘤在诊断中的形态特点,注意病理诊断中的一些问题,对提高诊断正确率、避免医疗差错是十分必要的事情。

一、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PTMC) 的诊断问题
随着影像学的发展,PTMC 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因其体积小,多数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诊断,故在术中的冷冻切片诊断中极易漏诊,常给在一线值班的病理医师带来很多麻烦。PTMC 是指直径≤1 cm 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常紧邻甲状腺包膜下,多数具有典型的乳头状癌组织学及细胞学特点。

  较小的 PTMC(<1 mm) 常呈滤泡性生长,缺乏硬化性间质;较大者(平均 2 mm)有明显的促纤维间质反应:包裹型 PTMC 相对较大,呈滤泡性或乳头状结构。此外还应注意的是,部分 PTMC 也同乳头状癌一样,其细胞核改变也可比较轻微,这点也出现在其他亚型,如滤泡亚型、高细胞亚型和柱状细胞亚型等,因此在诊断时不仅要考虑细胞核的改变,还要综合考虑其他组织学特征,包括少量真性乳头结构、深染的胶质、硬化性间质、浸润性生长、淋巴血管浸润等。

  “鞋钉”亚型是一种新近认识的乳头状癌罕见亚型,常发生于女性,病死率高,文献报道的 8 例中 4 例死于该病。诊断该病需要 > 30% 的肿瘤细胞具有“鞋钉”细胞特征,即肿瘤细胞核位于胞质的中上方,突向腔缘,似鞋钉样。因此,在 PTMC 中如有这些亚型的成分应包含在报告中,以提醒临床注意,给予恰当的治疗。

  对于如此小的病变如何看待,临床如何处置以及其预后如何,目前尚有很大争议。对于如此小的病灶,且多数预后很好,要不要称为癌?是否能像肺的不典型腺瘤样增生那样称为不典型增生为好?就目前的研究来说,有研究显示 PTMC 由于具有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 (16%  - 64%),并常多灶发生 (23% - 33%),应手术切除。

  美国甲状腺癌协会指南 (2009) 和我国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 (2012) 建议限于一侧腺叶内且肿瘤≤1 cm 的单发乳头状癌、复发危险度低、无童年期头颈部放射线接触史、无颈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者,行单侧腺叶切除,除此以外的乳头状癌需行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术。

  在有关预后的研究方面,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 PTMC 手术切除后与正常人群生存期相同,即使不手术,其生长也非常缓慢,甚至可以缩小,很少威胁生命:因此有人建议对于无临床症状、无高危因素的病例可随访观察,即使肿瘤增长后再手术也不影响手术结局。在临床工作中也常遇到,即使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在清除淋巴结后,也有很好的预后。这些争论表明,目前对 PTMC 的真正预后尚缺乏一致的共识,还需大量的病例研究来证实其真正的生物学行为。就目前来说,因其具有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还得视其为癌,只不过其预后较好。
二、甲状腺滤泡性病变的诊断问题
甲状腺滤泡性病变是另一个形态诊断的难题,尤其在术中冷冻切片诊断中很难明确是良性还是恶性。特别是微小浸润性滤泡癌 (MIFTC),不仅术前诊断困难,即使术后的石蜡切片也很难诊断。这不仅在于其肿瘤细胞常缺乏恶性特征,与腺瘤的区别仅在于镜下可见的侵袭证据:包膜和/或血管侵犯:还因包膜和血管侵犯,尤其是包膜侵犯至今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最明确的包膜侵犯是肿瘤突破原有包膜,侵犯周围甲状腺组织。

  对于不完全包膜浸润的诊断标准各家差异更大,多数人认为需要肿瘤细胞垂直于包膜纤维方向破坏包膜,呈蘑菇样浸润,同时浸润深度要大于包膜厚度的 2/3,甚至近全层才可诊断。但有学者认为肿瘤如果不规则浸润并破坏纤维包膜,即使未超过包膜厚度的一半也可诊断。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常见到转移到骨或肺中的甲状腺滤泡癌,其形态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滤泡非常相似。因此,只有知道已经转移了,我们的诊断才觉得容易,在术前或未发现转移前则要困难得多。因此说 MIFTC 不是完全凭形态学诊断的疾病,而是主要凭其生物学行为而诊断的疾病,遗憾的是我们至今尚不知道其生物学行为的根本机制是什么,也就尚无有效的办法确定诊断此种疾病。

  鉴于目前的现状,有学者提出将包裹性高分化滤泡细胞肿瘤,伴有不明确的乳头状癌细胞核改变,无血管侵犯,无或有不确定的包膜侵犯者称为恶性潜能未定的高分化肿瘤 (WDT-UMP);将包裹性高分化滤泡细胞肿瘤,无乳头状癌细胞核改变,伴不确定的包膜侵犯,无血管侵犯者称为恶性潜能未定的滤泡性肿瘤 (FT-UMP),我认为这些称谓不失为对此类病变较为合适的诊断。

  其实不伴血管浸润的包膜侵犯不影响患者的预后,而广泛的血管侵犯比有限的血管侵犯者预后差。因此,日本学者提出了一个甲状腺滤泡细胞肿瘤的新分类:
  1、良性肿瘤,主要为滤泡性腺瘤;

  2、交界性肿瘤,指伴或不伴乳头状癌型细胞核的包裹性肿瘤,伴或不伴微小包膜浸润,包括包裹性乳头状癌、包裹性滤泡亚型乳头状癌、恶性潜能未定的高分化肿瘤、恶性潜能未定的滤泡性肿瘤、仅有包膜侵犯的滤泡癌,上述肿瘤有淋巴结转移时应归入低度恶性/高分化滤泡细胞腺癌;

  3、恶性滤泡细胞腺癌,又进一步分为:
  (1) 低度恶性/高分化滤泡细胞腺癌,包括浸润性乳头状癌、伴有限(<4 灶)血管侵犯的 MIFTC,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

  (2) 中度恶性/中分化滤泡细胞腺癌,包括伴广泛(≥4灶)血管侵犯的 MIFTC、侵袭亚型乳头状癌(如高细胞型、柱状细胞型、实性型、鞋钉型)、以及伴高级别组织学特点的包裹性乳头状癌;

  (3) 高度恶性/低分化滤泡细胞腺癌,包括低分化癌、岛状癌、伴间变转化的肿瘤和确诊时已有远处转移的肿瘤;

  (4) 致命性滤泡细胞腺癌,即未分化癌。

  这一分类除参考形态学外,可能主要基于患者的预后,故对我们理解甲状腺滤泡性病变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但还需大规模病例的验证。
本论坛为非盈利学术交流平台,资料均由网友上传,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处理;所有讨论内容仅供公益交流,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投诉邮箱:tougao@91360.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2

主题

4033

帖子

1万

积分

认证医师

Rank: 5Rank: 5

积分
10884

突出贡献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6-11-25 18: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本论坛为非盈利学术交流平台,资料均由网友上传,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处理;所有讨论内容仅供公益交流,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投诉邮箱:tougao@91360.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新帖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