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004-91360
  • 智慧协同 未来病理
搜索
发新帖
查看: 2473|回复: 0

87岁女性面部Merkel细胞癌入院治疗病例分析

[复制链接]

3668

主题

3742

帖子

3万

积分

志愿者2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352
发表于 2017-12-20 17:45: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查看更多优秀资源帖,与同道便捷交流讨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性别:
  年龄:87岁
  临床资料:因右侧面部小肿物在当地医院皮肤科门诊行病灶切除缝合手术,3个月前在原病灶切除部位再次出现一黄豆大小肿物,呈暗红色,隆起,坚硬,无疼痛,无搔痒,无破溃,逐渐增大。
  入院查体:全身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病理显示:皮肤表面暗红色隆起物大小约1.5 cm×1.5 cm,基底质硬,边界尚清。
  病理诊断:光镜下肿瘤位于真皮内,呈团片状、巢状、岛状或散在分布,细胞大小较一致,为圆形、卵圆形,体积较小,胞浆极少,核圆或卵圆形,核大深染,异型、核分裂像易见(见图2A),切缘阴性。电镜下胞质内可见神经分泌颗粒。免疫组化结果:NSE(+)、CgA (+)、Syn (+)、EMA (+)、α-ACT(+),HMB45(-)、Vm(-)、HLA(-)、S-100(-)(图2B,2C)。
  数字病理切片:
[align=center][align=center][align=center]数字病理切片[/align][/align][/align]
  讨论:Merkel细胞癌好发于中老年患者,以暴露部位多见,有统计显示头颈及肢端占87%左右、躯干8%、不明原发部位5%,其他部位的MCC也有文献报道,一些学者因其好发于皮肤暴露部位,推论其与日光照晒有关。其临床表现是无痛性迅速增长的包块,术后易复发及转移。损害表现为粉红、蓝色或红褐色的皮肤或皮下结节,常见大小为直径0。5~5 cm 的结节,表面皮肤往往完整无损,亦可见溃疡形成。另外,也有出现痛斑的MCC及无原发灶的区域淋巴结内MCC的报道。有的同时伴发第二种肿瘤,如: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腮腺Warthin 瘤等。MCC具高转移潜能,通过淋巴结血液转移到消化道、肺、肝脏、骨骼、脑、深部淋巴结和其他部位,如:咽部、腮腺、胰头、心、肾、膀胱等,多见于停止治疗后7~24个月内。
  1、鉴别诊断:在病理诊断上,Merkel细胞癌易与皮肤其他肿瘤相混淆。需要与本疾病相鉴别的有:
  ①皮肤原发鳞状细胞癌(SCC):临床上SCC初起表现为小而硬的红色结节样突起或浸润性红斑,自皮肤表面向外隆起,由于生长迅速,中心部位很快坏死破溃,向外翻出,形成菜花样生长,有恶臭;病理显示SCC细胞较大,胞质较多,核大小不一,异型性排列,免疫组化染色瘤细胞表达CK(+),但不表达NF、CgA 和Syn 等神经内分泌标记;
  ②结节溃疡型基底鳞状细胞癌:损害一般为单个,初如黄豆大小,浅褐色或淡灰白色半透明状,质硬,表面常有少数扩张的毛细血管,轻微外伤后易出血。结节通常缓慢增大,中央凹陷,常形成糜烂或溃疡。溃疡时愈时破,并向周围或深部侵袭,严重者破坏局部软组织和骨骼,造成毁形;
  ③结节型恶性黑素瘤:临床表现为肿瘤呈结节状突出于皮肤表面,起始为单发,为黑褐色或灰红色,偶见无色。肿块表面多规则,或菜花状,或息肉状。表面常发生溃疡,短期内常迅速增大,其肿瘤细胞呈多形性,HMB45(+)、NK1/C3(+)和S-100 蛋白(+),而MCC显示NSE (+)、CK18(+)、CK20H(+)和hromograninA(+);
  ④血管痣或血管瘤:一般血管痣呈鲜红色,周围可见有蜘蛛腿样毛细血管分布,中央有轻微搏动的血管性损害,压迫时可使皮损暂时消失,手术切除即可治愈;而血管瘤一般在出生时或者出生后3~5周出现,呈鲜红色或暗红,皮肤表皮增厚并有皱褶,呈微细的分叶状或似疣状形如草莓,瘤体有一定的压缩性,可逐渐增大,部分在学龄前会自行消退,其病理表现为毛细血管管腔增大,内皮细胞增生,聚集成实性体索团。
  2、治疗:尽管MCC在临床上十分罕见,Yiengpruksawan 1981年就提出MCC分期和治疗原则,见表1。MCC治疗主要采用局部扩大切除加辅助性放疗及化疗,局部淋巴结转移或局部复发患者应该进行局部病灶和淋巴结切除术。因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SLNB)能简单、可靠地检查出隐匿的转移病灶而降低死亡率,前哨淋巴结活检阳性的患者其复发或转移发生率是活检阴性患者的19倍,NCCN建议常规应用。基于单纯手术和手术+放疗患者的回顾性对比研究结果,许多学者建议术后对原发部位和局部淋巴结进行辅助放疗。目前NCCN尚没有严格的分期标准和成熟的治疗经验。
  该病例1在首次手术切除6个月后复发,一方面是因为Merkel细胞癌具有局部复发率高的特点:Merkel细胞癌在首次手术切除后6~12个月,大部分病例出现复发和转移,其中,局部复发率为25%,淋巴结转移为52%,远位转移为34%左右,随访1~3年,总生存率为80%、53%和31%;另一方面与其切除范围较为保守有关,故在治疗时,手术切除要彻底,切除范围如涉及眼部、鼻部等器官时应距离肿瘤边缘1~1.5cm 以上,其它部位切除范围可距离肿瘤边缘3cm以上。尽管MCC是罕见皮肤肿瘤,生物学行为极恶,但早期诊断、给予根治性手术、SLNB和放疗仍有过半患者有治愈机会。
  有研究表明,皮肤Merkel细胞癌的预后与临床分期关系密切,发生淋巴结或内脏转移者预后较差,发生于头颈部的病变易局部复发。两患者均随访3次,分别为本次术后6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局部及全身未发现复发或转移迹象。笔者认为其间原因为:病灶切除加游离皮片移植术,可以更大范围、更彻底地清除病变以及周围可能受累组织;而通过游离皮片移植而非皮瓣转移来修复创面,则大大减轻了对病灶附近正常组织的损伤,有效减少血行或淋巴转移的诱因。对于早期无转移的皮肤Merkel细胞癌老年患者,通过手术清除病灶,结合中医药辨证施治,以期降低复发和转移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本站为非盈利学术交流平台,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处理;所有文章仅供公益交流,不代表本站立场。欢迎提供素材、资料等,一经采纳将给予稿费。】
本论坛为非盈利学术交流平台,资料均由网友上传,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处理;所有讨论内容仅供公益交流,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投诉邮箱:tougao@91360.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新帖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