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004-91360
  • 智慧协同 未来病理
搜索
发新帖
查看: 1853|回复: 0

39岁女性患IgG1-κ抗肾小球基底膜病入院治疗病例分析

[复制链接]

1851

主题

1851

帖子

763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631
发表于 2017-12-20 17:49: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查看更多优秀资源帖,与同道便捷交流讨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性别:
  年龄:39岁
  病史:病态肥胖、高血压病,5年前因咳嗽,咯血,腹泻和呕吐入院。
  临床资料:病态肥胖、高血压病,5年前因咳嗽,咯血,腹泻和呕吐入院。
  检查:体格检查:体温101°F(38.3℃),血压142/59mmHg,心率103次/min;无水肿,双肺呼吸音清。胸部X线未见浸润。食道、胃、十二指肠镜检查未见显著异常,结肠镜检查提示轻度急慢性回肠炎、肉芽肿性炎。
  实验室检查
  血肌酐(SCr)3.6mg/dl(正常范围0.57-1mg/dl),估计肾小球滤过率18ml/min/1.73m2,提示急性肾损伤,Scr最高值为8.6mg/dl。尿液分析提示镜下血尿和蛋白尿,尿蛋白肌酐比3.3g/g(正常范围0-200mg/g)。抗GBM抗体和ANCA血清学检查阴性。C3水平轻度降低:76mg/dl(正常范围88-201mg/dl),C4水平轻度升高46mg/dl(正常范围14-44mg/dl)。血清蛋白电泳无单克隆区带,血清游离轻链水平正常(κ=8.6mg/dl[正常范围3.3-19.4mg/dl],λ=5.7-26.3mg/dl)。
  肾活检
  光镜显示9个肾小球节段性毛细血管增生伴微血管白细胞浸润、节段性肾小球基底膜增生,3个肾小球内可见细胞新月体形成和节段性纤维素样坏死,斑片状间质水肿和中、重度间质炎。无明显间质性纤维化和肾小管萎缩,血管正常。免疫荧光(IF)显示IgG1(2 )、κ(2 )轻链沿肾小球基底膜呈弥漫性线性沉积。肾小管基底膜局灶性染色,无鲍曼氏囊。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系膜C3(2 )沉积。IgG2,IgG3,IgG4,IgM,IgA,C1,λ轻链阴性。电镜显示20%足突融合,无电子致密物沉。
[align=center][align=center][align=center]39岁女性患IgG1-κ抗肾小球基底膜病入院治疗病例分析[/align][/align][/align]
  肾活检;(a)光镜显示肾小球内新月体形成(黑色箭头)(银染,放大倍数 x400);(b)阶段性纤维素样坏死(黑色箭头)(三色染色,放大倍数 x400);免疫荧光检查显示肾小球基底膜(c)IgG1、(d)k轻链阳性,(e)λ轻链阴性(放大倍数 x400)
  治疗
  诱导治疗:甲泼尼龙脉冲给药(iv,1g/d,持续3天)后改泼尼松(口服,60mg/d),血浆置换治疗4次,环磷酰胺(口服,150mg/d)6个月。维持治疗:泼尼松、硫唑嘌呤,1年后停药。SCr1.2mg/dl(正常范围0.57-1mg/dl),尿蛋白肌酐比55mg/g(正常范围0-200mg/g),镜下血尿消除。给予氨氯地平和缬沙坦治疗高血压。
  随访
  初次入院四年后,因呼吸急促,湿性咳嗽,鼻窦充血,呕吐和肉眼血尿入院。一般提个检查显示:体温正常,血压134/86mmHg,脉搏血氧饱和度92%,心率83次/min。SCr2.9mg/dl(正常范围0.57-1mg/dl),尿液分析:显著蛋白尿和血尿;未行显微镜检查。抗GBM抗体、ANCA抗体阴性。血清蛋白电泳,血清免疫固定和血清κ/λ游离轻链未见副蛋白。IgG1340mg/dl(正常范围650-2000mg/dl),IgA141mg/dl(正常范围50-500mg/dl),IgM99mg/dl(正常范围40-270mg/dl)。胸部CT无明显异常。
  肾脏超声显示肾脏大小和回声正常。行第二次肾活检,显示局灶性坏死、新月体肾小球肾炎、20%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轻度动脉硬化。大量IgG1-κGBM线性沉积。膀胱镜检查阴性。由于担心IgG1-κ代表肾脏显著性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她被称为血液学用于评价克隆B细胞或浆细胞克隆。外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未见克隆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免疫表型。骨髓活检、涂片检查显示骨髓三系造血细胞正常。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T细胞,前体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多形性B细胞无显著异常。
  无B细胞淋巴增殖性病形态学或免疫表型和浆细胞增生。给予激素脉冲治疗后口服泼尼松60mg/d,静脉利妥昔单抗1000mg,2次/周。因体重大幅度增加,逐渐减少泼尼松药量,3.5个月停用,给予霉酚酸酯500mg,2次/d。治疗4个月SCr降至1.6mg/dl(正常范围0.57-1mg/dl),尿蛋白肌酐比162mg/g(正常范围0-200mg/g)。初始治疗6个月后再次给予利妥昔单抗治疗(单倍剂量,iv,1000mg)。利妥昔单抗治疗6个月后,给予霉酚酸酯500mg,2次/d,Scr水平稳定在1.6mg/dl,估计肾小球滤过率46ml/min/1.73m2。尿蛋白肌酐比0.2g/g,尿液分析显示镜下血尿。肺或胃肠道症状无复发。
  讨论
  非典型抗GBM病较为罕见。本文患者为复发性IgG1-κ抗GBM病,血清抗体阴性,免疫抑制治疗后SCr水平和肾外症状改善。该病例较为特殊,肾外表现(胃肠和肺)与疾病活动同时存在,目前报道过的仅有2例。
  典型抗GBM病是一种单相病程,免疫抑制治疗后,临床和血清学缓解后,即可逐渐停止治疗。但IgG1-κ抗GBM病可能会复发,该病例患者先是给予标准治疗治疗典型抗GBM病。复发后,给予利妥昔单抗治疗以尽可能减少环磷酰胺暴露,维持治疗期添加利妥昔单抗和霉酚酸酯。
  非典型抗GBM病的发病机制以及为什么抗体检测不出尚不明确。可能的机制为:患者产生的致病性抗体可对抗除IV型胶原α-3链以外的抗原;或低抗体水平/一过性抗体致使标准检测方法不可检出。
 
  【本站为非盈利学术交流平台,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处理;所有文章仅供公益交流,不代表本站立场。欢迎提供素材、资料等,投稿邮箱:tougao@91360.com,一经采纳将给予稿费。】
本论坛为非盈利学术交流平台,资料均由网友上传,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处理;所有讨论内容仅供公益交流,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投诉邮箱:tougao@91360.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新帖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