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004-91360
  • 智慧协同 未来病理
搜索
发新帖
查看: 2159|回复: 0

20岁女性患泛发性发疹型汗管瘤入院治疗病例分析

[复制链接]

3668

主题

3742

帖子

3万

积分

志愿者2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352
发表于 2017-12-20 17:49: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查看更多优秀资源帖,与同道便捷交流讨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作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吴银华,白娟,乔建军,方红)

  性别:
  年龄:20岁
  病史:主因面颈部、躯干、四肢丘疹6年余,于2013年5月就诊。
  临床资料: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前胸部出现粟米大淡红色丘疹,无自觉症状。后皮损逐渐增多,累及颜面部、颈项部、双侧腋窝、腹部、背部及四肢。皮损夏季明显发红,冬季色泽变淡。颈部皮损曾在外院行CO2激光治疗,效果不佳,遗留点状增生性瘢痕。患者既往体健;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无外伤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检查:
  皮肤科检查:双下眼睑、颈项、躯干、双腋窝、双上肢屈侧、双下肢近端皮肤密集分布淡红色或肤色扁平丘疹,直径2~3mm,表面光滑,质硬,互不融合,无触痛。颈部及前胸部可见CO2点激光治疗后遗留多处粟米大凹陷性或增生性瘢痕,部分瘢痕相互融合(图1a-1d)。
  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血生化、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及梅毒抗体均未见异常。
  上胸部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轻度角化过度,真皮上部多个嗜碱性细胞组成的条索状小团块及管腔样结构,管壁为单层或双层上皮,腔内有嗜酸性物质(图2)。
  诊断:泛发性发疹型汗管瘤。
  由于本例患者为瘢痕体质,既往在外院行CO2激光治疗,术后瘢痕明显,遂考虑行保守治疗:维生素A胶丸2.5万U口服,每日2次;外用0.1%阿达帕林凝胶每晚睡前点涂。治疗6周后效果不明显,遂改为阿维A胶囊20mg、维生素E胶丸100mg口服,每日1次。3个月后原有皮损仍未见明显消退,亦无新发皮损。由于皮肤、黏膜干燥等不良反应,患者拒绝继续口服药物,外用0.1%阿达帕林凝及复方肝素钠尿囊素凝胶,外涂颈部瘢痕处,抑制瘢痕增生。定期电话随访,截至发稿时患者自诉皮损无明显消退。
[align=center][align=center][align=center]20岁女性患泛发性发疹型汗管瘤入院治疗病例分析[/align][/align][/align]
[align=center][align=center][align=center]20岁女性患泛发性发疹型汗管瘤入院治疗病例分析[/align][/align][/align]
  讨论:
  汗管瘤是一种向小汗腺末端汗管分化的良性肿瘤,多见于女性,病程慢性,很少自行消退。常在青春期出现或加重,部分有家族史[1]。Friedman和Butler根据临床特征及其关联性将其分为4型,包括局限型、家族型、唐氏综合征相关型以及泛发型。其中泛发型又分为多重型和发疹型,有文献报道泛发型发病年龄较局限型早,且皮损持续时间相对较短[2]。国内以局限型最为常见,其他型则少见[1]。泛发性发疹型汗管瘤为罕见的变异型,皮损泛发,可分布于面部、前胸部、颈部、上腹部、腋窝及外阴等处,数目多,为成批的肤色或黄白色或淡红色坚硬的半球形小丘疹,表面常有光泽,一般于青春期或儿童期发病,多双侧对称分布[2,3]。本例患者皮损广泛密集,对称分布于眼睑、前胸部、颈部、上腹部、腋窝、脐周及四肢,部分因外院激光术后瘢痕有相互融合,结合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泛发性发疹型汗管瘤。
  泛发性发疹型汗管瘤的病因目前尚未明确,因出现青春期加重,妊娠期、月经前期或使用女性激素时皮损增大肿胀的现象,故考虑可能与内分泌因素相关[1]。也有人认为是角质栓对上层汗腺导管的阻塞引起了二级导管的增生[4],而部分学者则认为该型可能并非真正的皮肤肿瘤,而是汗腺导管对炎症所产生的增生反应[3]。有个案报道发现发疹型汗管瘤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相关[5],也有报道发现2例家族型汗管瘤与多发性皮脂腺囊肿相关[4]。有研究发现,本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与染色体16q22相关,透明细胞汗管瘤可能与糖尿病相关[4,6]。提示泛发性发疹型汗管瘤是一种病因复杂的疾病,可能与内分泌代谢、遗传等因素相关,部分患者可并发其他皮肤附属器肿瘤。本例患者为青春期发病,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系统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并未发现异常,其病因尚不明确。
  泛发性发疹型汗管瘤临床上需与泛发的粟丘疹、皮脂腺增生、粟丘疹样扁平苔藓、扁平疣、发疹型黄瘤、色素性荨麻疹、汗腺囊瘤等相鉴别[7]。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检查[8]。本例患者面部皮损需要与毛发上皮瘤鉴别,躯干部皮损需要与播散性环状肉芽肿鉴别。
  汗管瘤治疗方法包括皮肤磨削术、直接切除、冷冻、皮损内电干燥术、激光治疗、化学剥脱、口服或外用维A酸制剂等[4,7,9]。泛发性发疹型汗管瘤皮损范围广、治疗难度相对较大。本例患者皮损泛发且为瘢痕体质,故采用保守治疗,予口服维A酸类药物同时维生素E胶丸以期辅助减少其不良反应,但效欠佳,故只能外用药物维持治疗。本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表明泛发性发疹型汗管瘤治疗较为棘手。
  参考文献(略)
本论坛为非盈利学术交流平台,资料均由网友上传,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处理;所有讨论内容仅供公益交流,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投诉邮箱:tougao@91360.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新帖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