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004-91360
  • 智慧协同 未来病理
搜索
发新帖
查看: 1710|回复: 0

【病例报告】儿童色素减退型蕈样肉芽肿一例

[复制链接]

2859

主题

3745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572
发表于 2017-12-20 17:50: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查看更多优秀资源帖,与同道便捷交流讨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作者:陈军,孔庆涛,曾梅华,胡文星,任芳,桑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皮肤科)

  病史
  患儿,男,7岁。主因躯干色素减退斑3个月、出现红斑伴轻微瘙痒20余天,于2014年5月就诊。患儿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腹部出现类圆形色素减退斑,皮损渐增多,弥漫分布于躯干、四肢;20余天前,部分白斑中央出现红斑丘疹,表面覆盖白色鳞屑伴瘙痒。患儿平日体健,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疾病史。体格检查:一般状况良好,心、肺、腹未见异常。
  皮肤科情况
  颈部、胸、背及四肢可见多发类圆形或圆形色素减退斑,部分融合成片、无萎缩,部分白斑中央见暗红色丘疹及斑片,表面干燥,覆盖白色鳞屑,Auspitz征阴性。
[align=center][align=center][align=center]儿童色素减退型蕈样肉芽肿一例[/align][/align][/align]
  实验室检查
  血、尿常规无明显异常。皮肤鳞屑真菌镜检阴性。Wood灯示:腹部散发的色素减退斑呈弱瓷白色荧光,余部位无特殊荧光。
  组织病理检查
  分别取色素减退斑及红色丘疹行组织病理检查:白斑处真皮浅层少量炎性细胞浸润伴色素失禁(图2a);丘疹处表皮轻微角化过度,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乳头及毛囊周边见单发或簇集淋巴细胞浸润,部分淋巴细胞亲表皮、细胞周边空晕(图2b)。丘疹处免疫组化示:CD3( ),CD4( ),CD8( ),CD20(-)(图3a-d)。
[align=center][align=center][align=center]儿童色素减退型蕈样肉芽肿一例[/align][/align][/align]
[align=center][align=center][align=center]儿童色素减退型蕈样肉芽肿一例[/align][/align][/align]
  诊断:色素减退型蕈样肉芽肿。
  治疗
  窄谱中波紫外线(NB-VUB)每周治疗2次,初始计量0.4J/cm2,每次按0.1J/cm2递增,总剂量为31.9J/cm2。治疗3个月后躯干红斑完全消退,部分白斑消退。目前患儿失访。
  讨论
  蕈样肉芽肿(mycosisfungoides,MF)是一种低度恶性的皮肤淋巴瘤,约占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50%,50~60岁男性为好发人群。通常儿童的发病率较低,然而色素减退型MF则常累及儿童。Yazganoglu等统计368例MF患者,其中20例为儿童(5.4%),45%的患儿临床表现为色素减退型MF。Castano等通过Meta分析显示小儿的色素减退型MF占72.5%,而成年人仅为0.9%。
  色素减退型MF的色素减退斑临床表现多样,可类似花斑癣、白色糠疹、白癜风、炎症后色素减退、慢性苔藓样糠疹、银屑病、慢性湿疹、过敏性皮炎等皮损,表现为轻微干燥或伴有轻度萎缩。Uhlenhake等报道1例环状色素减退型MF的74岁女性患者,临床表现为躯干、四肢多发环状圆形色素减退斑伴中央色素沉着。
  色素减退型MF由Ryan等首次报道,并提出“表皮起源”的假说,意指病灶异常的细胞在表皮内增值、扩散,首先在表皮内引起炎症反应,然后克隆增殖引起基底细胞病变,由此解释早期MF患者色素减退或脱失的原因。本例患者以色素减退斑为早期临床表现,白斑处组织病理示真皮浅层色素失禁,提示基底层既往有基底细胞液化变化现象发生,符合“表皮起源学说”。Khopkar等通过统计15例色素减退型MF的组织病理发现,真表皮淋巴细胞浸润是本病特征性组织病理表现,其次为表皮内见大的淋巴细胞。有40%可见Pautrier's微脓疡,而本例患者皮损组织病理则未见。同时可出现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73.33%),有46.66%的患者存在色素失禁现象。相对于经典的CD4阳性的MF,色素减退型MF的CD8 T淋巴细胞阳性率更高,CD8细胞毒作用可能与黑素细胞脱失相关。
本论坛为非盈利学术交流平台,资料均由网友上传,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处理;所有讨论内容仅供公益交流,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投诉邮箱:tougao@91360.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新帖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