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陆查看更多优秀资源帖,与同道便捷交流讨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来源:海峡两岸精准医学协会
分级诊疗的目标在于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医疗服务模式。
病理科的技术和诊断水平是影响分级诊疗落地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何改善病理科条件、提高病理诊断水平,加强病理质量控制,最终实现小病不出县、中病不出市、大病不出省的分级诊疗模式?
海峡两岸病理学家给出了答案。
2017年8月5日,由福建省立医院、福建省病理质控中心、福建省海峡两岸精准医学协会共同主办的“海峡两岸精准医学——分子病理培训班”在福州如期举行。
福建省立医院朱鹏立院长、北京协和医院梁智勇教授、福建省海峡两岸精准医学协会王小亚理事长、台湾病理学会周德盈理事长、香港大学病理学系张雅贤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破解分级诊疗难题,除了建机制,关键在于强基层。而基层中,最需要加强的就是病理科,病理科技术发展不均衡、病理医生稀缺、诊断能力不足成为实现分级诊疗所需面临的严峻考验之一。
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及生物样本中心常务副主任梁智勇教授认为,分子病理是目前病理诊断的一大重点,但全国各地的水平不一,我们要有目的、有规划的帮助和推动各个地区分子病理的发展。
梁智勇教授发表讲话 福建省立医院朱鹏立院长指出,福建省立医院病理科将一如既往的支持福建省病理学科的发展,为基层医院病理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朱鹏立教授发表讲话 福建省病理质控中心陈小岩教授强调,临床病理水平是衡量国家医疗质量的重要标志。一个医院的病理科水平代表了一个医院的水平。因为,病理诊断是最终诊断。所有的疾病要先有精准的诊断,才有精准的治疗。在做好基层病理质量控制的基础上,提高病理诊断水平,才能使规范、准确、快捷病理诊疗服务下基层,满足基层医院的临床需要。
陈小岩教授发表讲话 福建省海峡两岸精准医学协会王小亚理事长表示,病理科陷入困境的原因很多,既有国家宏观政策上的失误,也有医院认识上的误区。让每个医院都有病理科,让每个病理科都有合格的病理医生,让病理科整体水平在短时间内得到普遍的提高和进步,几乎没有可能。但是在今天人工智能,互联网+医疗、高速发展物流的时代,远程会诊和第三方检验服务可以有效弥补基层病理科人员、技术、设备的不足,让每个病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公平、快捷、优质的医疗服务成为一种可能。
台湾病理学会周德盈理事长说,台湾的分级诊疗起步较早,其中对病理科医生的重视和培养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重视民营、私立医院的发展和规范,以及实行良好的健保制度,使得分级诊疗得以实现,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满意度。另外,台湾非常重视产、学、研的结合和转化,强调和尊重企业在医疗服务中的价值和地位,也是台湾医疗成功的经验。
周德盈教授发表讲话 解放军福州总医院余英豪教授说,病理医生比儿科医生更稀缺,一个优秀的病理医生需要培养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病理医生的匮乏和能力的不足,对于实现分级诊疗是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和困局。而医联体和专科联盟的政策推动,则可以把三甲、二甲、社区医院、第三方病理诊断中心充分整合形成一个共享病理服务平台,实现基层取材,病理诊断中心检测、远程病理会诊的共享模式,从而推动分级诊疗落地,也许更直接,更现实。
余英豪教授演讲 此次培训班汇集了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友谊医院、上海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台湾台北荣民总医院、香港皇家玛丽医院、福建省立医院、福建协和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解放军福州总医院等两岸机构的多名专家学者。
会议现场 与会专家分别就胸腔、卵巢、乳腺、软组织肿瘤、淋巴瘤、泌尿、肺腺癌、结直肠癌、骨髓增值性肿瘤的分子病理诊断和进展做了专题报告,并展开研讨。
|
|